登陆  注册
首页 > 农民说事 > 列表

30年消亡80%!外资饮料的"三步斩首"如何绞杀中国品牌?

发布时间: 2025/5/27 10:13:50 人气: 290

你肯定发现个怪现象:小时候喝的北冰洋、天府可乐,怎么突然就消失了?等它们重新上市,价格居然翻了三倍!这背后藏着外资饮料巨头精心设计的灭种计划...

1994年重庆谈判桌上,百事代表捏着天府可乐的脖子冷笑:要么交出配方,要么滚出市场。这不是商战电影,而是真实发生的经济暗战。30年间,200多个本土饮料品牌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,80%彻底消失。

这些外资巨头的手段,比宫斗剧还狠辣三分。第一招叫掐尖收购,专挑各地区的龙头品牌下手。当年上海正广和汽水占华东80%市场,被收购后生产线直接停摆,就像武侠小说里废人武功的毒招。

渠道控制才是真正的杀手锏。我曾亲眼见过外资业务员拿着计算器蹲在小卖部,手把手教店主:摆在我们冰柜,每月多赚2000块。现在商超里80%的冷饮柜,早就签了排他协议。

最阴的是人才培养陷阱。某国产果汁品牌高管跟我透底:外企出三倍工资挖走我们市场总监,三个月后整个营销体系瘫痪。这招釜底抽薪,比正面价格战狠毒十倍。

但剧本在2018年开始改写。西安冰峰闷声发大财,靠凉皮肉夹馍配冰峰的定位,在巨头眼皮底下做到年销3亿瓶。他们老板有句糙话:外资那套在胡同里不好使,咱陕西人就好这口玻璃瓶的爽劲儿。

最近元气森林玩得更绝。他们研发中心的朋友告诉我,有款新品故意做成气特别足,因为大数据显示年轻人就爱被气泡顶喉咙的感觉。这种本土化创新,外资根本抄不来。

我翻遍20年行业数据发现个规律:凡能活下来的国货,都死死咬住两个命门。一是区域文化认同,像汉口二厂用汉派复古圈住武汉人;二是原料掌控,农夫山泉为什么敢硬刚外资?人家早在长白山圈了10处优质水源。

最近爆火的一整根人参水更是教科书案例。日韩企业怎么也想不到,中国年轻人开始保温杯里泡参片。这种文化反攻,正在改写游戏规则。

看着现在超市货架上重新出现的国产汽水,别急着欢呼。据我拿到的行业内部消息,某外资巨头正在悄悄收购网红茶饮品牌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可能正进入2.0阶段

·上篇:后续!安徽提拉米苏毒翻200人,女网红销号跑路,黑料遭全网怒扒
·下篇:有高人预测:未来5年,国内的这“三样东西”贬值最快,你认可吗?
还没有对此评论!
评论
☆差评 ☆☆中评 ☆☆☆好评
☆☆☆☆4星好评 ☆☆☆☆☆5星好评